84岁高龄的两院院士吴良镛,不仅是我国顶级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家,还是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创始人之一。在刚刚结束的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上,他以“人居环境的科学发展与风景园林的专业教育”为题,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。
倡导建立人居环境学科吴院士明确提出,要新建立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科。他的理由是,就建筑论建筑、就园林说园林的局面,已经不能适应中国发展的要求。人居环境科学应该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,以居住环境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,其研究对象应该是一个大的环境。
吴院士说,学科的发展,归根到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。我们面对的现实是,城市人口密集,各种城市问题突出。这些都需要对城市建设进行必要的改进。而这些改进,不是一个学科所能解决得了的。各自为政,城市建设也搞不好。城市建设问题解决不好,宜居的问题就无从谈起。
要综合、系统地解决环境问题,包括整个经济系统的转型,城市系统的转型,农村系统的转型,农村人口的转移,还有旅游等等问题。这些问题的解决,仅仅靠一个行业、一个学科、一个专业,是远远不够的。
风景园林教育要多位一体1995年,吴院士所在的清华大学成立了风景园林中心。这个中心吸纳了城市、建筑、园林以及工程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力量。
他指出,风景园林专业需要与管理学科及历史、文学的融合和交叉。城市、建筑、园林这三个专业有许多共同点。一是目标相同,都是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。所谓宜居,不仅指物质环境的舒适,还包括生态安全和回归自然。二是共同致力于土地的科学合理利用,充分保护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。三是共同建立在科学与文化艺术创造的基础之上。交叉学科真正建设起来并不容易。吴院士认为,既要找到这些专业的共同点,又要找到各自的突破点,从而共同推进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。
从咫尺园林到大地景观他提出,应从更高层面、更大尺度上看待风景园林问题,这样对人居环境才会更具价值和意义。
在吴院士眼里,人居环境是个大概念,分不同层次。有全球的,有国家的,有地域的,有社区的;或者是城镇的整体建筑,或者是单幢建筑。各个层次的人居环境有不同的需求。他强调,要从全国的角度,从整个城市的角度来综合地、联系地看待风景园林。区域的园林系统应该放在最迫切加强的层面。
区域规划须有人居环境概念
1979年他坐火车去绍兴,从杭州起就看到了一路的美丽风景。前年他又去了,看到的是荒山、盖得乱七八糟的房子。他强调,大地园林是我们不可割舍的一部分。在区域规划里,必须融入人居环境的概念。
吴院士说,风景园林有自己新的发展空间。风景园林师不能只看到富人需要建花园,还要看到广大的农村环境需要改善和修复,宝贵的水资源需要加以保护。
吴院士提出,要重视地景、重视地域,要有文化地域的概念。要把风景资源当作文化资源与遗产来看待,要放到文化生存、文化振兴的高度来认识、来捍卫、来发展。还要看到风景资源和地域的关系。开垦荒地,逢山开路,遇水搭桥,都是对大自然的破坏。风景园林工作者要扩大和占领自己的领域。这个领域不占领,中国那么多好的山山水水,那么好的资源,就会一去不复返了。
吴院士特别强调:人居环境是一个新的、非常有开拓前途的学科。他寄希望于当代风景园林师,特别是中青年,要致力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居环境学科,为中国的风景园林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