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3月30日举行的“江苏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高层论坛”上,针对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,院士和地质环境专家们集中“会诊”、共开“良方”。
忽视地质环境吃尽苦头
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思敬说,江苏城市化率每年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,而地质环境工作的进展还跟不上城市化的发展速度。目前江苏沿海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,这意味着沿海城市的建设步伐将加速。面对新一轮沿海开发新形势、新任务的要求,江苏沿海地区陆域和海域的地质调查明显不够,有关地质资源与环境评估所需的信息也很不完整。城市建设中,如果“地下”工作出了问题,会对“地上”的建设造成灾难。
“城市建设中的地质环境安全,涉及千家万户的财产和生命。”南京大学地下空间与地质环境研究所所长李晓昭表示,一直以来,我国地质环境问题在城市建设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,长期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和建设,使城市原生态地质环境遭受破坏,甚至诱发滑坡、地面塌陷、水土流失、海水入侵等各种地质灾害。上海因地面沉降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89亿元;天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造成了污水外溢、海河汛期排洪不畅等严重自然灾害;西安无节制的地下水源开采使该地区沉降面积达158平方公里……就江苏来说,有些城市也出现了地下水降落漏斗、管道断裂、建筑物下沉等现象;一些地方由于水资源紧缺,还出现了城市及工业集中地争相开采地下水的现象。
一次次教训证明,系上地质环境保护的“安全带”,已成为当前城市开发过程中刻不容缓的任务。
规划和环保成了“两张皮”
专家举例说,上世纪70年代末,沿海某大型钢铁企业建设选址,没有采纳地质专家的建议。钢厂用无数根地下钢管桩托起了这家超大型钢铁企业,不仅花费巨额资金处理地基,还造成钢厂建成后与这座城市争水源。
专程来宁参加论坛的钱七虎院士表示:“由于地下工程的难拆除性,相关部门从一开始就应该统筹考虑,进行超前规划。过去,在单个工程建设中,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往往受到重视,其出发点主要是保障工程建筑物的安全。但在一个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建设中,却对地质环境问题缺乏全面、系统的考虑。眼下一些城市及工矿企业的布局和建设很多是各干各的,结果规划建设和地质环境保护成了‘两张皮’。”
地质环境专家不能只当“陪衬”
专家们举例说,北方某大城市为了美化环境,在市区移植大面积草坪,而草皮大多来自城郊。城区搞多大面积的草坪,城郊就挖掉同等面积富含有机质的表土,这不是在加剧城市周边土地的沙化吗?
华东工程物探公司博士程知言指出,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气象、水文、土地利用、工农业配置等诸多因素,否则,就会出现生态环境恶化的“城市病”。他说,当前许多城市规划建设通常由规划、建设或是相关工业部门唱主角,环境地质专家提出的建议常常不得不让位于所谓的经济发展需要,从而导致大量的地质环境资料不能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得到利用。
专家们一致呼吁:城市规划必须有环境地质方面的专家参与,地质专家不能在城市建设决策中充当“陪衬”,要积极参与其中。应由地质环境专家考虑城市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、整合以及尽可能创造和优化城市的人居环境,而不是由某个部门或单位只打自己的小算盘。
|